维多利亚老品牌vic最新登录网址-首頁

你好,欢迎光临广州市健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

收藏本站|在线留言|联系我们

全国咨询热线
400-6133-918

古代曾针对食品安全做出过哪些相关法规?

发布者:健益环保科技   |   发布时间:2021-10-30 09:30:50   |   浏览量:   |   来源:健益环保科技

食品安全是现在人们关心的话题,毕竟我们不可一日无饮食,这关乎着所有人的健康甚至命运。
然而,食品安全,不是只有现在人才会担心。早在两千多年前,就已经出现了,当时甚至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。
 
例如,在《礼记·王制》中就曾说到:五谷不时,果实未熟,不粥于市。木不中伐,不粥于市。禽兽鱼鳖不中杀,不粥于市。
意思就是说:五谷如果没有到时节,果实是不成熟的,不能拿到市场上卖;树木还没长成,就不能砍伐,也不能出售;家禽、家畜、鱼鳖等,如果还没到能杀的时候(意思就是没长大),也是不可以卖的。
古人崇拜自然,敬畏自然,所以做事要符合时令,到一定的时候,才能做一定的事,如果违反是不行的。
 
比如汉朝时期,已经出现了反季节蔬菜,当时的技术是在室内生火。在《汉书·召信臣传》有提到:“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,茹覆以屋庑,昼夜燃蕴火,待温气乃生。”跟现在几乎一样。
这是强行让蔬菜成熟,当时的人也都看的明白:“使土气蒸郁而养之,强使成熟也。”
搞这么多精力培育反季节蔬菜,为何?自然是给皇帝吃,太官园嘛,那是皇家的菜园。
不过,后来皇帝就下令禁止了,汉安帝元年(公元112年):凡供荐新味,多非其节,或郁养强熟,或穿掘萌芽,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,岂所以顺时育物乎!
不顺应自然,不符合时节,吃了是有害的。当年孔子也曾说过:食饐而鍻,鱼馁而肉败,不食。色恶,不食。臭恶,不食。失饪,不食。不时,不食。
孔子也注意到了饮食健康,所以他认为:食物的颜色、气味、时令不对,都是不能吃的。甚至煮的不熟或者煮得太烂,肉割的不正,没有酱等,他都不吃。
这固然是“礼”之所在,却也能反应出,当时已经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了。
 
在汉唐时期,如果因为肉质不好或者腐坏了,还卖给别人,从而造成别人中毒的,要重责。尤其是唐朝,这种情况得蹲一年监狱;如果中毒身亡了,卖者要被绞死。
到了宋代,更为严重。
宋代有个大臣,曾经给宋徽宗上奏说:“深僻溪涧往往有人卒暴死亡者,皆因取鱼之患,愚民采毒药置于水中,鱼食之而死,因得捕之。”
这段话来源于《宋会要辑稿》,说明,在当时有人有毒药捕鱼,甚至致人死亡。后来宋徽宗就下令:以毒药捕鱼者杖一百,因食鱼饮水而杀人者减。
宋代经济发达,商业繁荣,为了牟利,造假太多,各行各业都有,食品行业尤甚。周密在《癸辛杂识》中写道:“酒搀灰,鸡塞沙,鹅羊吹气,鱼肉贯水……卖盐杂以灰。”
看着都恶心。
宋代为打击造假,还有“行会”,经营者要登记注册,才能正式营业。为了更好的分辨商家,宋代对士农工商等职业人的服饰都有规定。
 
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:“其士农工商,诸行百户,衣装各有本色,不敢越外。谓如香铺裹香人,即顶帽披背。质库掌事,即着皂衫角带,不顶帽之类。街市行人,便认得是何色目。”
看得出来,之所以让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的服饰,目的就是方便“认得是何色目”,如果有人造假,就算买家不认识你,但也能认出来衣服,这样事后就方便调查了。
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花招多:唐宋出现“因果报应”
唐宋为了让自私自利的伪劣食品提供者受到教育,惮于继续作恶,两朝的文化人生产了一大批因果报应作品,在那些作品里,卖注水肉的贩子死后堕于地狱,被牛头马面往自己体内注水,来世投生为猪;卖变质面的商人死后变成饿鬼,每天靠泔水为食,来世投生为驴。还有更明显的“现世报”:某年某月某日,一个大城市的街头晴天霹雳,八十个造假害人的商贩同时被雷劈……
不过宋代法律也规定严惩销售腐败变质食品行为。《宋刑统》规定,如果卖肉者无意中将变质的肉卖出,导致买肉者食用后中毒,剩下的肉要迅速焚毁,如果不按规定焚毁,则杖打九十。如果卖肉者明明知道肉已经变质,还要卖给他人,则流放一年;致他人死亡的,要处以绞刑。
宋代茶叶贸易比较发达,造假者也多。宋朝政府就采取“开汤审评”以辨真假。宋徽宗赵佶在《大观茶论》中记载了这种勘验的办法,职业监察官员现场泡茶观察茶色、茶味、茶形以及有无杂质等,如果发现掺假,则严惩不贷。
清朝的食品安全监管是中国历史上最发达和科学的时期,我们现在的很多食品安全措施就是沿用清朝的做法。清代茶叶市场繁荣,也是造假贩假最集中的领域,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措施。首先是核发牌照,谨防假冒。政府为茶叶商人颁发“经营执照”和“注册商标”,并授予出口经营权。政府任命专门的官员进行茶叶质量抽查,连茶叶的包装与牌号不符都要受到处罚。
光绪年间,中国茶叶外贸出口大幅增加,清政府加大了茶叶的质量监管力度。如果外商前来购买茶叶,政府要抽查产品,主要采取滚水泡茶和化学试验两种办法进行检验。一旦发现产品有问题,则将该批次茶叶全部充公。清后期,主管部门还制订了茶叶质量标准。有实物标准样品作为对照,让生产厂家加工有依据;对于销售茶叶的商家,对着样品审评检验,符合标准的放行,否则一律扣留、充公或焚毁。
 


Baidu
sogou